全国服务热线:400-123-4657
网站公告:
必威Betway东盟体育-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必威新闻 > 行业资讯
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清单
添加时间:2023-05-12

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清单(图1)

  定义关键产品,有三个标准:关乎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;关乎国计民生、国家经济命脉;属于产业发展规划重点,或被频繁打压。三个标准符合其中一个,即为关键产品。

  在2001—2020年的20年间,中国进口的5110种产品中,在关键产品领域累计出现过528种进口集中度高且国内生产替代性弱的“敏感依赖产品”。

  虽然近些年中国“敏感依赖产品”种类数呈现下降趋势,由2001年的231种降至2020年的169种,但“敏感依赖产品”进口总额及占中国整体进口规模的比重却呈上升趋势,必威由2001年的282.0亿美元(占比11.6%)上升至2020年的3651.4亿美元(占比17.7%)。

  将“最依赖产品”归属到三大敏感依赖系统,即大宗商品、高新科技和军事安全系统内。

  2011—2020年,中国大宗商品领域的“敏感依赖产品”数量每年在70种上下。大宗商品进口额及其占所有“敏感依赖产品”进口规模的比重整体上升,由2001年的140.3亿美元(占比49.7%)上升至2020年的3128.9亿美元(占比85.7%)。

  主粮产品包括大米、小麦、玉米、红薯、土豆、大豆、种子。其中大豆进口额最高,2020年进口额达374.4亿美元,占主粮类“敏感依赖产品”当年进口总额的90.6%。

  工业金属主要对应中国工业行业分类标准中的“黑色金属矿采选业”“有色金属矿采选业”“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业”“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业”四个行业。2020年,该领域“敏感依赖产品”主要为铁矿石、镍铁、铜、不锈钢和铬矿石等。其中,铁矿石和精矿进口额最高,达952.7亿美元,占工业金属类“敏感依赖产品”当年进口总额的84.1%,对外依赖度最高。

  能源化工产品主要对应中国工业行业分类标准中的“煤炭采选业”“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”“石油加工及炼焦业”“橡胶制品业”。其中,原油进口额最高,达1505.6亿美元,占能源化工类“敏感依赖产品”当年进口总额的95.2%。

 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环境保护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是进口“敏感依赖产品”较多的前五大行业,2020年合计进口规模为485.1亿美元,占高新科技系统“敏感依赖产品”进口规模的96.4%。其中35个“卡脖子”领域为其他“敏感依赖产品”规模的2倍多,可见“卡脖子”领域的高新科技产品对外依赖程度更高。

  2001—2020年该敏感依赖系统累计出现19种“敏感依赖产品”,累计进口金额为235.9亿美元。20年间,该领域的“敏感依赖产品”数量较为稳定,每年在5种左右。

  528种“敏感依赖产品”,主要进口自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的“战略依赖产品”清单。

  2001—2020年,中国从美国及其盟友进口的“战略依赖产品”累计出现过519种,累计进口金额达12105.9亿美元。

  2001—2020年,中国从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和地区进口的“战略依赖产品”年度种类数由224种下降至163种,中国关键产业链对战略竞争对手的依赖度有所下降,进口来源趋于多元化。

  2020年中国“战略依赖产品”前五大进口来源地为澳大利亚(进口规模650.6亿美元,占52.1%)、美国(279.5亿美元,占比22.4%)、日本(116.6亿美元,占比9.3%)、韩国(66.2亿美元,占比5.3%)、中国台湾(44.2亿美元,占比3.5%)。

  进口规模前五大行业依次为工业金属行业(715.5亿美元,占比57.3%)、主粮产品(162.4亿美元,占比13.0%)、能源化工行业(97.1亿美元,占比7.8%)、电子信息行业(83.4亿美元,占比6.7%)、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(73.5亿美元,占比5.9%)。

  中国目前在光刻机、芯片、操作系统、航空发动机短舱、核心工业软件等35个关键技术领域存在“卡脖子”制约,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依赖度较高,使中国容易受制于人。

  机床是现代制造的基础,目前国内的高性能机床基本上都是从德国、美国、日本这些国家进口,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不足10%,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高端机床的研发投入,但国产机床精度和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世界同类水平。

  中国芯片市场超过数千亿美元,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,贸易逆差高达1657亿美元,芯片之痛是中国制造难以抹去的阴影。尽管我国正在加大攻关芯片技术的力度,但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仍处于中低端领域。

  光刻机被誉为芯片之母,国产芯片的匮乏一定程度上源于光刻机的无力。美国的三大芯片设备制造。